深冬抗逆方案
2021-01-22 来自: 寿光泽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399
深冬逆境正当前 抗逆防病先补肥
冬至前后,是全年光照时间短、光照弱,也是气温低的一段时间。万物生长靠太阳,光照不足,温度是地温低,导致棚室蔬菜生长面临长期的逆境条件。
近年来,大风、暴雪、连阴天等灾害性天气多发,深冬季节本来就是低温、弱光、高湿的环境,在灾害性天气下逆境条件会更加突出,蔬菜根系吸收能力低下,体内营养匮乏,光合作用弱,呼吸消耗多,营养积累少,抗逆性必然下降,导致棚内蔬菜出现一系列的不良症状,如细菌性软腐病、霜霉病、灰霉病、晚疫病等多种病害发生严重;植株花芽分化不良,畸形花多,落花落果,产量低,品质差;植株长势差,花打顶,黄叶早衰等,各种各样的问题,愁坏了菜农。
深冬消耗大 吸收少 植物抗逆性成“无本之木”
要想防止蔬菜出现不良生长状况,要从提高蔬菜自身抗逆性入手。植株抗逆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植株体内的营养水平,如细胞内钙、钾等无机盐离子以及碳水化合物、氨基酸等有机营养的含量越高,抗逆性就越强。
深冬季节尤其是连阴天期间,棚内低温寡照条件更加严重,会对作物正常生长造成很大影响:一是地温低导致根系活性差,生长慢,新根尤其是毛细根死伤重、更新少,营养吸收能力陷入低谷,无机营养难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。二是光照时间短,强度弱,温度低,植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差,光合作用及后续的各种生理代谢都较弱,制造的有机营养少,容易出现“入不敷出”的状况,尤其是争夺养分能力较弱的根系,更容易营养匮乏。
植物抗逆性的高低,是建立在植株体内丰富的营养水平基础上的,深冬季节无机营养和有机营养匮乏的状况,必然导致植物抗逆性成为“无本之木”,难以支撑。
做好配方施肥,可以为您的各种作物提供稳定均衡的营养供应,打好营养基础,切实提高作物抗逆抗病能力。
配方根肥:促根更要护根 维持根系稳定
从定植开始,注意控水、划锄、晚盖地膜,促进根系下扎,打好根系扩展的基础。结果盛期,根系获得的养分减少,新根数量减少,加上深冬的地温偏低,根系活性差,要特别注意根系的养护。
当前,长期连续施用生根剂的方法,对根系的伤害是很大的:一是容易造成新根成茬出现,又成茬衰老,更容易造成植株早衰。二是生根剂催生出的根系尤其是根毛的细胞壁、细胞膜不稳定,抗逆性差,更容易受逆境伤害,根毛寿命短,吸收功能不稳定。
深冬期浇水,应注意少量少次,避免土壤湿度过大,地温低,影响根系功能。根据当地土质和浇水大小,深冬季节一般10-20天浇水一次,每次浇水合理搭配冲施肥,确保养分补充。
建议:每亩施用悬浮钙500-1000毫升+绚丰氨基酸1升,或悬浮镁250-500毫升+微粒硼100克/悬浮锌100-200毫升,轮换使用,搭配水溶肥5-8公斤。(微粒硼、悬浮锌使用间隔应在1个月以上,每年冬季使用不超过2次。)
悬浮钙和氨基酸是促进根系生长、提高根系功能的“黄金搭档”。钙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,石原金牛®悬浮钙能够为根系提供充足的钙肥,为细胞分裂打好基础,延长根毛寿命,保持根系吸收功能稳定。氨基酸能够促进根系快速萌发,增强根系吸收功能,提高抗逆性。
而悬浮镁能够增加叶绿素含量,提高光合效率,增强核糖体等代谢能力,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。微粒硼能够持续补充土壤硼肥,促进根系细胞伸长。
养护根系,保持根系吸收功能良好,是保证蔬菜抗逆性稳定、减少根部病害发生的基础。
配方叶肥:更绿更厚更健康 叶片养护要“持之以恒”
深冬季节低温寡照,尤其是遇到连阴天等灾害性天气时,低温、弱光、高湿条件持续时间长,严重影响作物抗逆性。
叶片养护,首先要注意叶片数量和分布,确保良好的田间通风透光,合理摘除老叶、病叶、内部遮光叶,合理留果,拉大昼夜温差,做好田间管理。
此外,深冬根系活性弱,相比其他时间,要更加注意叶面营养的直接补充。叶面追肥,直接快速,应以各地区更容易缺乏的营养为主,如低温条件下吸收难度更大的磷、钙、镁等,配合硼、锌、铁等微量元素。
建议配合防病药剂,每次喷雾时可以添加悬浮钙、悬浮镁、叶氨基酸750-1500倍,间隔添加悬浮锌、微粒硼、螯合铁等1500倍,让营养补充渠道丰富化。
总结:深冬季节,环境条件差,逆境问题突出,保护地蔬菜普遍处于营养缺乏状态。因此,深冬期蔬菜应以养护为主,养根、养叶结合,均衡供应植株营养,让叶片利用阳光的能力更高,制造有机营养的能力更强,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深冬季节的蔬菜产量和品质。